close

貧民百萬富翁劇照(電影中小男孩迎向陽光)  
版權所有:電影《貧民百萬富翁》,導演Danny Boyle

本文寫於2009年

 

評介:Danny Boyle導演,《貧民百萬富翁

 

一、內容介述

       本片以影像語言並含有電影的敘事性分成三段穿插跳躍著,由於在影像語言中,時間的前後順序以及影像的加速、倒轉、顛倒都是合理被使用的。因此觀眾會隨著現實的時間並且自我排序並理解電影連續流動前進的情節,「現在」:Jamal在警局被殘忍的逼供,才是「未來」所要發生的起點,觀賞著「過去」,即跟著前晚百萬猜謎益智節目的一同進行問答。最後對應到「回憶」主角的成長體驗來解題。總和在一起就是Jamal對自己人生種種選擇的呈現即造就現在所見的Jamal,而且等下我們還要接著跟他一起選擇回答下去。

      Jamal在印度孟買參加了難題重重的益智節目「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但卻能不停過關斬將,在快要回答到最高獎金時,卻被主持人也就是節目老闆懷疑作弊,因為Jamal只是個茶水小廝,所以交由警方刑求審問。接著「警局問訊」與「節目現場」這兩個空間,便透過Jamal的解答與回憶交叉穿梭著,而每一個答案,卻都是來自他的真實體驗。

      警察在得知是因為經歷這些苦難生命折磨後才能回答出來的原因之下,認定沒有作弊,讓他繼續參加比賽,於是三線合一,「現在」的這條主線正式往前,就在Jamal無法回答最後一題而打電話求救時,哥哥Salim懷著愧疚以及贖罪的心態為了幫助他並終於可說是放棄但也不算得上是真正放棄對金錢的執念而在充滿紙鈔的浴缸中舉槍自殺,一直無法聯絡到的青梅竹馬Latika接了電話,並且幫忙贏得百萬大獎,兩人也終於能夠在一起生活。最後以大家一起來跳寶萊塢舞蹈作結。

 

二、本片評價

      一、本片是改編自印度外交官Vikas Swarup所寫的第一本小說『Q & A』,導演是英國人Danny Boyle,最有名的作品有《猜火車Transporting》、《28天毀滅倒數28 Days Later》。攝影Anthony Dod Mantle,電影編劇Simon Beaufoy,電影配樂則是請到寶萊塢配樂大師A.R. Rahman,被<時代雜誌>封為「印度的莫札特」。難以置信的是本片卻充滿濃厚的印度色彩,讓人誤以為是印度導演所拍攝或又是傳統的寶萊塢歌舞片,但這也要歸功於請到了A.R. Rahman來配樂。還有導演Danny Boyle,一向就擅長獨特的影像跳躍式穿插敘事、敏銳地剪接不同的視角運鏡,以及攝影機運動的速度感。比如我也相當喜愛《28天毀滅倒數28 Days Later》,導演會先熟練地游刃著影像的語言,讓人先感觸到靈活凌厲的視覺震撼後,再將情節段段逼近核心,直指最可怕的不是鬼是人。小說作者則把印度貧富不均的影響下所造成已經盤根錯節的社會問題縮影成一個男孩的生命歷程,並且相當聰明的搭配著電視益智競賽所遇到的12道題目,巧妙地將他的人生展開,但小說中的&比賽題目次序並未按照Jamal的成長經歷來走。但編劇為使本片節奏緊湊、環環相扣,每個轉折都聚焦能夠直指要害,將問題與主角成長的順序畫上等號。

      二、寶萊塢歌舞片色彩。如同前面所談,本片畫面的色彩濃郁鮮艷、音樂明快歡樂,會故意先讓觀眾具有印度原生的電影或是印度傳統歌舞片的感覺。而寶萊塢Bollywood的存在目的之一,本就有寄託愛情故事與歌舞而讓大眾消磨時間忘卻辛苦,暫時超脫貧富差距的哀傷,以及種族的宿命問題,對未來有期待與信心的投射。再來,鮮明的色彩創造了脆弱虛幻的美麗假象也意圖在揭露現實的夢醒破碎之後製造更大的意識與情緒上的反差。導演的目的是要先使觀者不知覺間進入這種氛圍,進而設身處地的體會到印度的各社會層面問題:像是在巷子裡因為竊取觀光客皮夾而被警察追逐的孩子們、宗教信念不同造成的滅族屠殺、人蛇集團控制小孩去乞討、賣淫等。而會有百萬猜謎益智節目這種比賽產生,也是為了要讓人類只要抱持著微小的希望,即使苟延殘喘還是可以繼續勉強活下去,故意讓人忽略了其成功機率的渺小以及突顯出由於制度的關系,只能怪罪命運,再怎麼努力也無法出人頭地的問題。但是在觀看電視上的競賽節目時卻也有著「與其看他人的成功還不如自己努力」警示存在。而最終結局連我看了都嚇一跳,為何是看起來一點都不傳統道地,而且粗劣的寶萊塢歌舞呢?相信從片頭到片尾,觀者已經習慣並讚賞導演精確的剖析手法了,因此這一段「狗尾續貂」的歌舞秀其實是蓄意存在的,為的是連貫整部影片並且呼應頭尾,並對印度(寶萊塢)電影工業「無歌不成片」的傳統與意義作一體兩面的嘲諷與悲嘆,也可能暗示最後的快樂結局其實是幻想的,兩人亦或社會真正的問題還在前方尚未或無法解決。

      三、現實與電影中的對比。
           1.電影中飾演配角幼年的童星,真的是貧民窟裡的孩子。當初導演為了使角色表現真實,而從貧民窟裡眾多企盼脫離困境的家庭與孩童中選角出來的。
           2.所以不論他們在電影中的燦爛笑容或是實際生活中的歡笑,都是背負著重大的悲傷的,但他們卻勇於面對生活。
           3.現在童星的父母親卻窮怕了,貪視近利把他們當作搖錢樹或是金母雞,可能很快會遭到剖腹取卵下場。


三、觀後心得

      本片已經被納入本人電影收藏之一就足以對其喜愛之證明,是由於Danny Boyle所導演的作品經常在討論生命以及社會中可能微不足道又其實牽涉極深的議題。想暫時逃離人生苦悶時,通常都可以藉他的影片來刺激視覺,振作一下精神。
      雖然電影大部分是在探討影像中敘事性的部分,而當代藝術的繪畫語言或影像語言中也多轉移至敘述性的探討,不再以敘事性為主。但是他的電影中所應用的影像手法就含有許多敘述性的部份,比如會在幾秒之中閃過許多不同的畫面,但都是在講奔跑、晃動等等的「運動」,而提高其影像美學價值。

      美國哲學家梭羅曾說:「我們並非看到事情的真相,而是看到我們對事情的想法。」所以「主觀判斷」,其實是種帶有歧見的暴力。一開始在片頭Jamal受到的拷問刑罰,其抽動的身軀也讓觀者也跟著心驚膽跳,而他的痛苦就是建立在主持人﹝既有錢人﹞還有警察對於他的身分的偏見與歧視上,還有坐在戲院裡催著冷氣旁觀以待的我們。但是鏡頭一轉,SalimJamal兄弟倆雖在貧民窟生活,卻「悲而不苦、俗而不爛」。他們還只是小孩子,卻要靠自己謀生,每個人都知道只要是還活著,就有辦法生存下去,而其中所隱而不見為了生活所必須克服的痛苦掙扎才是生命的光輝所在,因此可看到他們展現出是十分強烈,而且隨時提醒自己必須活下去的慾望和力量,專心朝著目標奮力一搏。對比的是,處處只講求效率安逸的資本主義已發展國家,反而讓人失去奮鬥的意志,自以為找不到生命的意義而自殺率與犯罪率都攀高提升。
      兄弟倆也成為在同樣生活環境下的對照組,哥哥Salim認為要維持自我的存活,物質是最重要的,因此金錢與權力的獲得是必須的;而弟弟Jamal則是覺得應該要先互相幫助扶持,心靈的信任滿足即可帶來生命的泉源,即使物質缺乏。因此在倆兄弟不斷的為自己的生命選擇之下,命運也導向不同的方向。最後我特別有感觸的是益智節目的主持人。他故意的提示Jamal錯誤答案,但Jamal卻不敢選擇,反而答了另一個答案。沒想到卻讓他回答了正確答案!當節目宣佈Jamal選的答案正確,Jamal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主持人卻為了節目效果必需開心的為他喝采。
      雖說電影中到處都有錢的出現,連鈔票都是題目之一,但最有趣的是,雖然「錢」是串聯本片的主題,每個重要的場景,卻又跟錢沒有關係。也就是說,Jamal是能否贏得兩千萬盧比,根本不是重點,因為目的是要透過他的回憶讓觀眾在內在意識當中連結到畫面之外的整個印度社會的實際殘酷與現況。


四、參考網址

1.彌勒熊電影

  http://blog.udn.com/dodobear/2759759

2. NSR*FZR@EXTRAORDINARY

  http://www.im.tv/blog/nsrfzr/170788

3.聞天祥影評

  http://movie.kingnet.com.tw/movie_critic/index.html?r=6059&c=BA0001

4.電影開演

  http://forum.pchome.com.tw/content/74/9487

5. One sitting

  http://pm185.pixnet.net/blog/post/24208375

6.純建議生活

  http://www.wretch.cc/blog/s6320373/26715517

7.展翼翱翔獨角獸

  http://tavanic.blogspot.com/2009/03/slumdog-millionaire.html

arrow
arrow

    Han-Yuan 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