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000177043-S  
照片版權所有為左岸文化出版社

本文寫於2009年



評介:
詹姆斯‧艾爾金斯,《繪畫與眼淚》

 

 

一、內容介述

     本書分為12章,書的主題是各種會讓我們對圖畫產生感動的情況─超出預期的深刻感動,甚至往往讓我們因而落淚。單數章:繪畫與哭泣的人的故事與證據,偶數章:探討上一章的狀況,並且逼近核心問題:為什麼我們幾乎的完全不流淚?現代大部分的人都並未對繪畫產生強烈的感覺,通常都是短暫、漂浮、多個的感覺,因此作者提出在面對圖畫時,我們為什麼會缺乏深刻的感受?作者想了解為何藝術家的驚人成就竟然被視為平凡如奇,甚至賞畫者會丟出幾句挖苦諷刺的言論。而圖畫變成只是牆上的美麗景點。有人說:我喜歡圖畫,甚至與專業人士一樣,將一輩子的心力投入其中,但面對畫面時,感覺卻是貧乏的。如果繪畫是如此有價值,以致於經常被複製、珍藏、玩賞,但卻在接觸繪畫時沒有產生情緒,是十分困惑矛盾的。是現代的人感情枯竭無力,吝於付出心思去感覺體會?還是由於賞畫模式的改變,變成是去在博物館得到樂趣,但過去許多世代中的藝術家,卻是厭惡以這種方式去體驗藝術的民眾。我們可以歸納出來一般人對繪畫產生的感覺就是感性,而過去的人類是有對繪畫產生強烈感受的證據存在的。因此作者將感覺的證據〈眼淚〉整理出:哭泣並非獨特現象,反而是可歸納出模式的。而如果我們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圖畫上面,必能有所回報。作者嘗試透過這本書去掌握那些最後會促使人們哭泣的心境。圖畫可以用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將人的想像力予以掌控,但我們必須慢慢體會,並且以開放的心胸接納不尋常的經驗。

     第一章〈潸然淚下,只為顏色〉。描述一般人看畫會有的反應:一、看不懂,所以沒有反應,而且認為作品沒有了不起之處。二、因不理解藝術家的語言,但人類還是擁有可以自由鑑賞、觀看、理解繪畫的能力,便如同鏡面照映出自己一般,從畫面反映出內心,從中找尋自己認為看得懂的地方並作為根據,並結合自己的經驗來感覺,而這些反應對於一般人而言,90%都會跟自身情緒經驗有關,忘我的境界。

     第二章〈沒有人可以理解的眼淚〉。討論各式各樣的眼淚,目的是要讓大家了解:沒有多少眼淚是有意義的(事實上可能是有意義但無法解釋,或只是藉此宣洩情緒),然後再針對眼淚進行更為確切的說明:當人們在畫作面前落淚時,到底意味著什麼?……而是為了圖畫而留下的眼淚;作者想要討論的是,我們到底有沒有可能為這種眼淚找出任何意義。並宣明眼淚是不可靠的證物,但卻是唯一的證物,並漸漸接近核心討論:若要證明一個人是否深受感動,眼淚是最好的可見證據。強烈的情緒才是本書的真正主題。而且與這本書有關的,並不只是那些哭泣的人。我想要尋找一些對畫作產生極度強烈回應的例子─反應如此強而有力而且出人意料,根本無法壓抑不哭。

     第三章〈因為波浪狀的彩色紋路而哭泣〉。為敘事性繪畫範疇,因著名畫作與大師作品而有反應的故事。歸納出可能是:

     一、受旅遊手冊的鼓吹影響,導致對藝術品產生狂熱的喜愛、興奮。

     二、十九世紀浪漫主義:一種把個人感官知覺視為最高價值的主義。

     三、旅遊工業的廣告手法。

     並由此可知「欣賞」不應該是一件輕鬆的事,因為畫作不只是一種裝飾,它們是各有特色的被欣賞對象,仿彿用一種推擠、猛拉的方式,稍稍把我們從這個世界中抽離出來。從眼淚往回溯並提出疑問:在這世上,如果這些畫作並不具有任何足以感動我們的力量,那麼它們的存在到地還有什麼意義?但事實上,人們基於人性對畫作產生的反應,有兩種極端:斯湯達爾症候群及馬克‧吐溫抑鬱症,但大部分人都位於中間並類似。

     第四章〈因為雷擊一般的震驚而哭泣〉。與第三章相對是為敘述性繪畫範疇,因無價值繪畫作品而有反應,並且絕大原因為自我經驗,但起因仍為畫作的例子。並引入造成目前大眾對繪畫沒有反應的來源之一,藝術史家的觀點。他們根深蒂固地認為哭泣是一種私密的行為---也就是說哭泣與的人的內心世界比較有關係,而非外在環境。但實情真的是這樣的嗎?並再次提醒讀者此書所探討的,都是一些猛烈的、令人感動的或是不可預測的事物。

     第五章〈藍色樹葉引人啜泣〉。呼應第四章,描述也是藝術史家的作者本身最接近要感動落淚的賞畫經驗。並提出藝術史的知識會矯正只看到自己想看的人的想法,並意圖還原畫作的歷史意涵。但也可能會讓原有的體驗全部都煙消雲散。因歷史知識而變的麻木不仁,注意力也轉移到其他細節上面﹝例如各種證據、天使、書中的文字以及五花八門的事實﹞,而不在畫面本身,曾有的感動就一去不回,消失無蹤。

     第六章〈不流淚者的偏見〉。進一步說明藝術史的知識可能會扼殺情感的現象與詳述,並希望證明藝術史的知識在賞畫經驗中並不是最首要的。藝術史家認為:對畫作產生流淚的反應是不值得研究,並對於畫作的歷史價值無用。這種教學傳統也使現代人對畫作產生情緒反應(哭泣)成為不正常的行為。作者開始欲成立因繪畫而流淚的反應意義是可以研究參考的,並希望賞畫時不只是把畫作當成牆上的裝飾品,請用唯一的方式去體驗它─那就是不要壓抑你的情緒反應。

     第七章〈為一隻死鳥留下虛矯的眼淚〉。提出現今絕無法讓人落淚的畫作。因為時代變遷與原本場域更動,畫作失去原本傳染情緒的功能性,而畫的主題是一種如今人們已經感受不到的感覺。引出時代性的不同,十八世紀的人認為一部作品若能讓人感動,那麼無論從任何一個方面而言,它都是一部傑出的作品。但現代畫作的重點,是在繪畫活動本身,以及畫家全心投入畫作的情形。

     第八章〈為時間流逝而掉淚〉。針對觀者對畫作中的時間與實際時間的流逝對比所產生的反應論述。提出繪畫是一種在時間中發展或演出的藝術形式,而且用一種很獨特的方式來捕捉時間,所以為什麼有人會在畫作面前掉眼淚?如果畫作有和其他藝術作品不同的獨特之處,就是因為跟時間有關:它用一種非常特別的方式來扭曲時間。

     第九章〈與聖母瑪利亞一同啜泣〉。回到西洋藝術史演變上,從目前所知最早可能為圖畫哭泣的現象文物記載開始提出哭泣的證據。眼淚氾濫的中世紀,因為宗教而對宗教繪畫而哭泣,而宗教繪畫也為讓人專心進入獨自私密的情緒來禱告,用心體會以感同身受;以及產生以宣洩強烈情緒反應而繪製。中世紀晚期到文藝復興時代早期之間,常可以在畫作中看到人們哭泣的身影,更促使人們在禮拜儀式中感到痛徹心扉。而這種啜泣的畫面在十三世紀的作品中也更是特別常見。十四世紀,中世紀時期快要結束之際,開始出現一種新的畫作,其創作目的本來就特別標榜著要讓人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文藝復興時期,畫家開始不同於以往的方式來看待繪畫與眼淚之間的關係,繪畫被當成藝術作品:是為了畫家本身價值而存在的作品,同時也是為了提升繪畫藝術而被創作出來的作品。而其關切的部份也成為藝術家養成教育的重點。十七世紀末的時候,已經出現以此為主題的論著,十八世紀,更演變成為一門「科學理論」。二十世紀的繪畫不注重情緒反應,其重點在於如何善盡藝術的角色:它的創作目的是智性的。但作者提出二十世紀的藝術作品也有讓人感受到強烈的情緒體驗,同時兼顧了對於繪畫史的自省意識。

     第十章〈為上帝而哭泣〉。闢出第九章的「宗教」為主題。過去因虔信與崇拜而讓畫作產生的力量的歷史證據與體驗。証明繪畫是具有震撼心理甚至到生理的力量。而現今已進入「神明退隱」的時代,在藝術的領域裡,不會公開談論宗教的意義。但宗教或或是類似宗教的體驗「在眼前出現的存在物」﹝presence﹞依舊是很大的哭泣的理由之一。

     第十一章〈在孤寂的群山中啜泣〉。相對於第九章與第十章,要追尋的是“消失不見”,以藝術史的研究生在校內欣賞實驗性畫展後,她與眾不同的哭了出來的案例突顯出:我們不能敞開心胸的擁有賞畫的情緒反應嗎?這種掉入畫中的恍惚失落,同樣歸屬於宗教體驗中,由於此類感覺的字源是由於宗教產生的。

     第十二章〈信仰的海洋是否真已空虛〉。延續第十一章,消失不見的東西,並探討二十世紀讓人感受到強烈的情緒體驗的藝術作品。對同樣的畫作卻有兩種不同的感觸:神聖﹝無宗教性﹞與向隱匿不現的上帝致敬﹝有宗教性﹞。最後作者以羅斯科的話為二十世紀畫作的縮影作結:「我與上帝之間的關係並非很友善,而是有日益惡化之勢。」

     結語〈要如何欣賞畫作才能被感動〉。指出西洋藝術史中許多形象其創作目的就是要讓觀者深受感動,而畫家的任務為引發各種情緒反應。而二十世紀不再落淚的原因之二就是時代變遷與學術教育。最後作者給想與繪畫產生心靈交流的人八個建議,還有一個秘訣:設法讓你自己體驗到最為深入內心、最為純真的賞畫經驗,然後再透過仔細的推敲分析,把它們轉化成「具有歷史價值的知識」。

       並有附錄〈三十二封的來信〉、每章節的中英文注釋及中英文名詞對照表。

 

二、本書評價

      本書編輯完備,除了每章彼此呼應,以論文的寫法共同引領觸發情緒的繪畫這個課題之外,還附有中英文注釋及中英文名詞對照表,可以自行查詢相關資料。並由於情緒是每個人都可以處理,但在藝術史上避而不談的,使得這個題目更加有趣。雖總結並未有明確定論,但作者是為引領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幾乎完全不流淚?(對繪畫),換句話說就是希望你可以自由的讓情緒跟畫作共鳴,但也全憑你的選擇。所以其結語為「要如何欣賞畫作才能被感動」。僅就個人淺見分述如下:

     ﹝一﹞由於本書作者為美國人,因此許多的舉例都與歐美的文化、生活、宗教有關,以致身為亞洲台灣人的讀者可能比較無法心領神會,仍需要透過許多的查詢研究、後天學習,也跟亞洲人在觀看歐美藝術作品所遇到的狀況雷同。

     ﹝二﹞譯者為哲學系,非美術系,因此文章內許多專業藝術語言都翻譯失真,判準、上下句語意不通順,更何況非我學域以外的一般民眾,這是台灣翻譯的最大弊病

     ﹝三﹞本書並非一般人能夠容易看得懂的書,但可見作者用心的挑選章節的編排,一次次的把你拉向主題。但由於台灣藝術文化的落差容易被歸類到心理學。因此須對西方藝術史有相當的熟悉程度,或是擁有豐富的繪畫經驗。

     ﹝四﹞本書是以藝術史家的觀點出發,所有關於賞畫經驗與方式,語言文字的建構都是如此,當然難免會有強硬接受或是理論不清之處,其主要工作是整理與歸納出理論。因此觀點會跟一般人或是藝術創作者不同。

     ﹝五﹞本書屬藝術史學類,不屬藝術創作脈絡,因此跟真正的藝術有很大的差距。但由於這個差距,其內容是屬於約定俗成的繪畫類別,與語言文字和情緒有關容易構思理解,雖在史實與作品上稍嫌難讀,但作者的出發點的確是為推廣大眾來撰寫的,不失是可購入收藏的好書。可讓想學習閱讀繪畫以及了解藝術史家的觀點的人入手。

    《繪畫與眼淚》一書藝術史料豐富、編排嚴謹、是具有高度學術性的價值。也闡明繪畫作品並不只要以藝術史的角度去欣賞,可以毫無阻礙的輕鬆用心體會想像即可,並未侷限,並不需要一定要與藝術史家或是創作者感受到的相同。

 

三、讀後心得

      這是一本看起來很輕鬆,卻不能只看書名去評斷的書,卻沒有想到自己會為了讀懂它,而花費了一段很長、但很愉快的旅程!並且帶給我許多認知上的不同,也藉此釐清藝術創作與藝術史,以及其中各個流派與語言的差別。雖然還有疑點尚未完全理解,但相信在隨著自身創作經驗累積以及專業素質的培養後,每次閱讀都會帶來新的故事、不同角度的觀點。並就個人心得分享如下:

    ﹝一﹞美術系是培育學生成為一個藝術家的專業學域,在我們的學域是不處理觀眾的情緒,因此書中提到的當現代繪畫都是我們不跟隨的主要藝術脈络中。

    ﹝二﹞人類的大腦會依照長年累積的經驗,而自動計算出自我意識無法立即理解的反應。也會達到忘我的境界,所以似乎不必特別為此驚訝。

    ﹝三﹞這是一本給筆者的學域看的書嗎?個人認為不是,因為我們是以作品來說話,我們並不關心也不在乎這本書所講的事情,這是給藝術史學域或哲學學域看的,跟心理學也沒有很大關係。但就書的內容的話,是可以用不同角度一看再看的,並且運用到創作或是思維上。

    ﹝四﹞而我閱讀繪畫的習慣是第一次就直接看畫面,感受第一印象帶來的感覺。然後才閱讀相關資料了解作品,再看第二次去思考藝術家的藝術語言與技巧。

    ﹝五﹞當代藝術的重點並不於深入探討視覺藝術所帶來的感性,或只能透過藝術家的個人語言來解碼。而是如何去研究思考一件作品的藝術語言,以及於藝術史上的座標與定位,並給予觀者開放式解讀的權利。這是我個人目前所持的觀點。

    ﹝六﹞這就要談到當代藝術中的新媒體,會處理「觀眾」這個課題,所以此書所記載關於觀眾的情緒部分僅被筆者當作一種數據資料來處理,目的只為引起觀眾與作品的互動,而非處理他們的情緒。

    ﹝七﹞書中有句話說得很好,只有藝術家才懂得藝術。藝術家以藝術家的方式去看畫,藝術家以外的人用他們看得懂的方式去看畫。

    ﹝八﹞所以最矛盾的地方是藝術家用作品來說話,但藝術家以外的人卻因為不懂藝術家所說的話,而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藝術家的話,雖然如此,卻還是不甚理解。因此只有藝術家與藝術家之間才真正了解彼此所說的話。雖然藝術史家是我美術系內領域,但仍然會有架構於以文字去說明文字的矛盾,或是根本不瞭解藝術的偏差中。

    ﹝九﹞第一次是看為理解書中的真實涵義,很嚴肅的看。第二次以後就會想要輕鬆的愉悅跟著思考。一定會去買下這本書,有空閒的時候看,思考其中雖然跟學域無太大關係,卻有趣的論點。而比較有趣的對照是,個人認為美術系其實最必須首先要看的書是西方藝術史、希臘羅馬神話、聖經。

   ﹝十﹞後面三章關於連結到宗教的觀點,其實讓我不太認同,這是當代藝術不會去討論的,除非你是現今還在創作所謂約定俗成,有故事性的繪畫或複合媒材,這些其實是不能夠真正在當今藝術上踏出新的一步的。西方人比較容易將此類無法名狀的感覺連結到宗教上。在早期西洋藝術有可能是如此。但基本上應該是由於人類高度精神力所創造累積出的事物(藝術),而感受到單純美好崇高等感受,確實感覺存在的存在,而感動。西方人在遇到問題時,習慣尋求宗教,心靈等於宗教,而無自信空虛者將易受情緒煽動。

    這本書值得一再細看,方能領悟其中的奧妙。有許多的辨證與認知是別的學域的人所無法理解的,就如同一般人都以為畫畫就是美術,或是寫實看起來美就是藝術。事實上相差甚多,一般人只是憑藉自身美感經驗來看,但事實上美感經驗是每個人都可以處理的,藝術卻不是,否則,就不必存在美術系此科系,這也是一項專業科學的學問,遠比一般想像複雜,而且層面不同。但這本書也讓我了解到藝術史家跟我們藝術創作者的想法差距,以及自身對於藝術的思維,更必須要比美術以外學系的人更該釐清認識自己應該秉持的語言。

arrow
arrow

    Han-Yuan 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